贵州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2021年贵州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复制链接]

95

主题

119

帖子

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7:1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2月4日,2021年贵州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忠雄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邹康主持第一阶段会议。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作工作报告,主持第二阶段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现场



会议强调——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加快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开启“十四五”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议指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教育规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步履坚实有力,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实现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教育公平质量大幅提升、教育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发展活力大幅提升、教育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五个大幅提升”。
特别是2020年,全省教育系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过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付出艰苦努力,扛过了大疫大考,经受了大风大浪,交出了优异答卷,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保障歼灭战、事业发展攻坚战“三场重点战役”中呈现了“三个精彩故事”,展示了“七个之最”的特点:最凝心的是党对教育系统的领导全面加强,最振奋的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经受住了考验,最喜人的是教育保障的短板弱项全部补齐,最给力的是立德树人的蓝图更加清晰,最直观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最欣慰的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有效保障,最难得的是教育系统的大局保持总体稳定。

会议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部署,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各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科学谋划“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紧紧聚焦教育目标、教育灵魂、教育改革、教育经费、教育服务、教育安全六个方面,扎实做好2021年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要紧盯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目标,把立德树人贯彻始终,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制定好“十四五”教育规划,着力在项目化、具体化上下功夫。要紧扣省委省政府要求,紧扣教育自身发展要求,定好2021年的目标任务。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高质量的党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把深化改革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教育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要保障教师工资、学生资助、学校运转等教育经费不打半点折扣,保障专项资金用好用足用优,统筹使用好建设资金,切实提高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水平。要把服务发展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服务好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安全稳定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着力抓好校园安全、学生安全、教师安全和疫情防控安全,压实各方责任,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强化家校合作,切实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会议强调,“十四五”是贵州教育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的时期。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厘清教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历史使命,厘清当前贵州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放眼推动新发展格局、统筹特色教育强省全局、破解高质量发展新局,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普惠便利的终身学习体系,对标高质量发展“高线”、突出特色化发展“长线”、守住保障性发展“底线”,扎实推动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省教育系统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实现普及水平、结构调整、综合改革“三个突破”,强化规划先驱保障、治理制度保障、创新动能保障、乡村振兴保障、稳定兜底保障“五项保障”,抓好百年行动、治理整顿、评价改革、五个管理、扩容建设、强师工程、能力跃升、作风建设“八个重点”,为“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要求,要紧盯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让改革主动适应发展的需要、基层的需要、群众的需要,将教育看作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把握好影响和确定发展目标的形势、态度、方法等因素,把握好2021年底、2022年、2025年、2027年各阶段的主要目标,把深刻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第一抓手,把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亮点作为第二抓手,强化制度保障、作风保障、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始终要有“会当凌绝顶”的政治站位,始终要有“偏向虎山行”的担当勇气,始终要有“清气满乾坤”的操守情怀;始终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有特色的新时代贵州教育。
贵州大学、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市教育局、毕节市教育局、黔南州教育局作交流发言。
省教育厅班子成员、在职厅级干部,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各市(州)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同志、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省属本科高校、在筑省属高职院校主要负责同志,省教育厅属职业院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在主会场参会。各高校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各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负责人,以及所辖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作工作报告。如何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如何定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为“十四五”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一起来看报告全文↓↓↓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邹联克

圆满收官增信心  精彩开局谱新篇
加快推进新时代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邹联克
(2021年2月4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省教育厅党组从三个方面向会议作工作报告。具体来说,就是从“两个时间”回顾成就,以“两个厘清”把握形势,用“两根指针”定位方向。

一、认真总结,从“两个时间”回顾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第一,“数说”十三五,教育事业实现“五个大幅提升”。“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省委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印发《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步履坚实有力,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实现“五个大幅提升”。

一是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前2年实现100%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3%、95%、90.7%、41.6%,国民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教育公平质量大幅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实现历史性常态化动态清零,“控辍保学20条”经验在全国推广。率先在全国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持续实施三年免费中职教育,每年近30万毕业生就业带动家庭脱贫。农村中小学校医配置实现100%全覆盖。大班额比例逐年下降,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三是教育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扎根贵州大地办教育,开展职业院校 “十大”质量提升项目。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各1家,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家、研究生培养单位达到8家,新增贵州省一流学科53个,遴选认定23个贵州高峰高原学科(群)。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52个、省级一流专业154个。全省37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直接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建设产学研基地33个。“校农结合”和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扶贫案例入选教育部扶贫典型案例。

四是教育发展活力大幅提升。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法治保障更加全面。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健全办学和服务网络,学习型社会取得重要进展。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数字校园建设。每年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投入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五是教育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建成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及配套展馆。举办交流周活动209项,参会嘉宾12600余人,签署各类协议和备忘录963份。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9个,实现我省普通本科高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

第二,“收官”2020年,教育事业展示“七个之最”。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教育规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这一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新冠肺炎疫情、中美战略博弈、“香港修例风波”等,每件都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给教育系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们走得极不平凡、极不平静、极不平常。全省教育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过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付出艰苦努力,扛过了大疫大考,经受了大风大浪,交出了优异答卷。我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保障歼灭战、事业发展攻坚战“三场重点战役”中呈现了“三个精彩故事”,展示了“七个之最”的特点。


最凝心的是党对教育系统的领导全面加强。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两反三转”主题实践活动成果,着力构建“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高质量完成全省高校党委集中换届工作,理顺和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规范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选派和管理。强化统一战线思想引领,强化宗教问题整改,认真做好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工作。完善高校院(系)党政议事决策制度,强化院(系)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组织员、专职党务工作者和思政工作教师配备。完善工会组织建设,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政治巡察、政治研判、专项检查等党内监督,持续推进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全省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挤占挪用教育经费清查整顿等专项工作有力推进。所有拖欠教师工资补贴全部发放到位,所有挤占挪用的教育经费全部拨付归位。

最振奋的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经受住了考验。疫情是一年来我们最深刻的集体记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教育系统闻令而动、全力以赴。我们从坚决落实教育部“五个一律”要求,到开播“阳光校园·空中黔课”;从建立境外留学生联系机制,到开展线上教学、关切和稳定境内外留学生;从分类、分地、分段错峰错时开学,到全国第一个宣布开学时间、率先实现初三高三年级复学复课、率先实现全学段全覆盖复学复课;从应急性超常规校园疫情防控条件下开学,到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从搭建贵州教育系统疫情心理支持平台,到下拨党费支持高校抗疫;从出台关心关爱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子女、援鄂公安干警子女入园入学政策,到在全国首个发布高考疫情防控地方标准,都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做到了严防扩散、严防爆发,确保了校园一方净土。广大教师以最快速度适应线上教学节奏,带领学生开展长达几个月的“云端”学习,用行动诠释了师者的担当。各医科类院校发挥专业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1人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伟大抗疫精神成为最厚重、最鲜活的思政大课素材,广大师生接受了深刻思想洗礼,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教育系统成功迎接了挑战,成功经受住了考验,成功稳住了阵地,成功历练了队伍,成功提升了治理能力。

最喜人的是教育保障的短板弱项全部补齐。我们坚持以教育脱贫攻坚统揽教育发展全局,派出102支队伍200多名干部,深入全省4059所学校、1245个乡镇、2714个村、6662户建档立卡家庭,开展“冲刺90天打赢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歼灭战”专项调研督战,实现了“短板全补齐、问题全清零”的工作目标。我们没有辜负党中央的重托,没有辜负省委省政府的厚望,没有辜负老百姓的期望,没有辜负广大师生的辛苦。通过大家的持续努力奋斗,我们出色完成了教育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义务教育适龄阶段辍学学生从2019年初的10411人实现常态化动态清零。全年投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46.62亿元,惠及学生1094.35万人次。全省学校食堂累计采购农产品达61.20万吨,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占比达85%以上。全省挂牌督战的96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全部建成,安置点配套教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全省7324所农村中小学校与东部优质学校实现“组团式”帮扶全覆盖。贵阳市南明区帮扶从江县大歹小学取得显著成绩。与东部7个城市开展中职协作招生,数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通过教育迎来了美好生活。

最给力的是立德树人的蓝图更加清晰。出台文件,明确按照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均1000元/月、专职辅导员人均800元/月的标准设立专项岗位津贴。认真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和讲授“形势政策报告”,通过云端连线直播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云上班会,推出“辅导员战‘疫’说”等系列专栏。全省形成了省领导带头,各级教育部门负责同志,各级各类学校书记、校长,社会英模人物等多级联动讲授形势政策课的常态化机制。公布建设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2个。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学院、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建设。成功举办“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推动美术、音乐、艺术等融合发展,省级示范高中全部组建学生交响乐(器乐)团。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70所、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1个、试点县(区)5个、精英训练营3个,高水平足球运动队2支。9名学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最佳阵容”。贵州师范大学获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大学生女足联赛暨中国足球协会女子乙级联赛第7名,实现历史性突破。

最直观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啃下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这块硬骨头,完成747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开通“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各地师生开展线上教学和自主学习提供平台渠道。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全面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特长生。赤水市旺隆小学、从江县大歹小学和六枝特区木岗镇中学等3所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一批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启动新一轮示范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高中评估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及实验样本校重点课题建设。支持毕节市、六盘水市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目前,全省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措施》。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国家“双高”院校,新增立项建设中职强基工程学校28所。启动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完成19万余人的高职招生任务,全免费精准脱贫订单班招生9598人。纵深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大力实施“双万计划”。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52个、省级一流专业15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1门。新增第二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项,首批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5项,7项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打造植物保护、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等23个学科(群)。圆满完成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批准21所本科高校70个专业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推进无证幼儿园治理,完成整改2095所。聚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

最欣慰的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有效保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争取中央专项资金182.80亿元,比上年增加12.40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4.46%。争取省级财政项目专项资金72.81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28所,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1761所,续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37所,扩容建设普通高中学校106所。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贵州民用航空职业学院3所高职院校。积极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持续推进大学城及部分省属高校新校区建设,协调推进省属高校债务化解及老校区资产划转。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全省有3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00余名。涌现出“时代楷模”陈立群、“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何梅、“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等先进典型。全年共获得“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7.34亿元、“国培计划”国家补助资金1.32亿元,招聘特岗教师7198人,培训农村学校教师12万余人次。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48万人。配备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教师3.2万名。对9个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扎实推进教育改革配套文件制定工作,优化普通话等级测试工作,积极推动落实“全省通办、一次办成”和“一窗式”改革工作。跟踪高校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科研项目库实施情况,动态更新项目至14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64项,项目增幅达26.82%。选聘首批100名贵州高校“产业导师”。建成“留学贵州”服务平台。获教育部批复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教育涉外项目4个。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复“西部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2个,实现“零”的突破。推动开展7项国别区域课题研究,5个非通用语种专业获教育部批复。举办2020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线上活动14项。积极实施交流周美育基地(荔波·洪江)和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中心建设。完成199所中小学“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考试招生、就业创业、语言文字、教育科研、质量监测等方面成效可圈可点。

最难得的是教育系统的大局保持总体稳定。加强教育系统舆论宣传引导工作,“贵州教育发布”公众号发稿1000余篇,关注人数达320万,同比增长200万人,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转载平台稿件550篇(次),原创数量和质量保持第1名。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警示教育大会,印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溺水、交通安全、暑期安全等文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扫黑除恶、暑期安全教育管理等工作。全省中小学和城市幼儿园封闭化管理率、专职保安配备率均达100%,视频监控、一键式报警装置与公安联网率达92%。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达100%。不断加强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力维护校园政治安全和稳定。全年未发生重大政治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涉爆涉恐事件、恶性治安刑事案件、重特大安全事故。

同志们,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在于教育部关心支持,在于厅党组与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同向而行、同步发力、形成合力,在于全省教育工作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倾情付出,展现了教育系统良好的精神面貌。成绩是继续前进的基础,也是坚定信心的来源。经验弥足珍贵,全省教育系统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区的特色教育强省之路;始终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拔掉穷根的治本之策,积极争取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靠人民办好教育,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鲜明导向,围绕中央和省委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革故鼎新、激发活力。回顾过往,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全体教育人的致敬。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党组向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付出艰辛努力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会议现场

二、深化认识,以“两个厘清”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形势

教育系统点多面广线长,是个大系统、大摊子,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何谓其大?就是要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先行的重大使命,面对省委“三大战略”行动的发展需求,面对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热切期望,面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第一,要厘清教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历史使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与此同时,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机遇新挑战,教育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从国际来看,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中的基础作用,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全面提高教育开放水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贵州教育系统更大贡献。从国内来看,维护国家安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作用,塑造青年、凝聚人心。从贵州来看,我们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贵州篇章,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持续腾飞,贵州经济后发赶超之势迅猛。同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要求教育发展能够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不同类型人才。从教育来看,贵州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还有差距;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还不健全,疏于德、欠于智、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等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育人观念还需要普及和强化,部分学校重外延轻内涵、重升学轻育人,不少家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有些家长对教师过高要求、过多苛责。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破解教育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二,要厘清当前贵州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既是问题也是动力,还蕴含着解决矛盾的主攻方向和路径。找准问题、正视差距,是为了保持清醒、加压奋进;分析形势、认清机遇,是为了坚定信心、开创未来。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教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发展不平衡。教育统筹协调推进力度不够,整体联动机制不健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全省教育还存在片区差距较大,市(州)范围内县与县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源减少,城镇学校学生增加;乡村学校普遍师资力量薄弱,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缺乏,教育质量不高;城镇学校“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依然突出。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压力大,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基础不牢、动力不足。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和贡献力释放不足,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亟待提升,民办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程度不高,特殊教育“一人一案”落实难度大,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乏力,网络教育全面推开有待加强。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教育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发展不充分。“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积极克服教育起点较低、投入相对不足、办学条件不够等困难,优先投入和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各项发展指标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绩,老百姓对教育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但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质量还不够高;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优秀人才“引进难、留不住”“送出多、回来少”。虽有“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国际交流平台,但教育服务国家“周边外交”和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等整体能力不强。究其原因,还是发展不充分,教育基础薄弱,导致教育总量积累不够、普及水平不高、优质资源不足、整体质量不高。问题导向就是努力方向。分析问题和不足,并不是要否定过去取得的成绩,而是要把问题找准,围绕问题想办法、定措施、抓落实。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必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努力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议现场

三、接续奋进,用“两根指针”定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第一,用“十四五”这根“指针”定位今后五年发展方向。历史已经转身,未来招引前行。“十四五”规划是一个新时代的教育规划,是一个新起点基础上教育发展的最新规划。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进行部署和设计,推动贵州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具特色、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一是要融入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这都是对“十三五”“提高教育质量”的继承和发展。要放眼推动新发展格局。充分认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对贵州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行农业产业现代化;全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等关系“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全局各领域发展的战略意义,自觉成为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内生变量。要统筹特色教育强省全局。“十四五”是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最为关键的五年,要在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进程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足特色文章,多争取“单项冠军”。要在学科设置上培育特色,立足贵州这块土地,围绕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学科结构;要在科学研究上形成特色,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开展协同攻关,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行业级科研成果;要在职业教育上突出特色,围绕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创新发展,加快形成紧扣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破解高质量发展新局。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省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城镇体系、乡村建设体系、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三大试验区”和着力打造基础支撑、文化支撑、动力支撑。”这些重点任务内涵着“教育高质量”。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质量”摆在教育发展突出位置,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活力。

二是要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教育质量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党和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为“十四五”时期在新的起点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打下了基础。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在公平基础上的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教育公益性原则,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统筹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提质行动计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扩大优质公办义务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义务教育由县域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实施普通高中示范引领行动计划,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努力办好民族地区教育和特殊教育。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整省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创新发展,实施中职“强基”、高职“双高”和“黔匠”培养工程,力争初中毕业生均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毕业生均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努力实现“愿读尽读”。加快“双一流”建设,优化学科和学位点布局,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内涵发展。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机构、高水平大学、高层次人才团队产学研全链条合作,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支持高校汇聚资源,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人才的系统培养和开发利用。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融合发展。要构建普惠便利的终身学习体系。完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将教育服务由学龄人口为主拓展到面向人人。畅通全体劳动者进入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学习的路径,建立在职人员学习—就业—再学习通道,实现人才在职业领域和教育领域的转换。畅通系统内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校内教育与校际教育之间的转换通道;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和查询服务,在继续教育领域先行先试。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继续教育,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紧密衔接与资源共享。实施好“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整合融通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线课程资源,为全民提供在线学习服务。

三是要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条线”。“十四五”是贵州教育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的时期。教育事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全省教育系统要努力实现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持续“增量”,发展水平在西部、在全国继续“增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连续“增值”,在服务全面现代化建设中接续“增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要对标高质量发展“高线”。准确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推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要求落地见效。具体来说,就是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育人、更加注重终身、更加注重智能、更加注重融合,要推动教育基本现代化向教育全面现代化转型,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型,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向提升硬件和内涵建设并重转型,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型,推动学生的课业与专业、专业与职业、职业与事业、事业与志业“五业”贯通;职业教育要以适应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立足学校实际、尊重学生差异为“四梁”,以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专业、改革课程、加强师资建设、改革培养模式、提升硬件设施、重视文化建设、保障办学质量为“八柱”,坚持职普融通、尊重市场、立足产业、产教融合,适应国家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材需要;高等教育要基于并且高于内涵式发展,构建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办学理念,厘清办学定位,进一步突出特色、提高质量、重视满意度,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要突出特色化发展“长线”。立足于贵州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始终坚持“特色教育强省”的现实路径选择。要推动教育资源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相互协调、更加优化,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整合一批、置换一批、对外引进一批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公办教育资源、普惠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要对标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贵州三大战略需要,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办好与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对接的相关学科专业。要守住保障性发展“底线”。从政治底线看,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成果,坚持“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保持教育扶贫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教育保障政策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转型。这是“后脱贫”时代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最核心的底线要求。从基本底线看,要在重视多渠道补充教师数量的同时,特别注重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要积极搭建名校长成长平台,着力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校长,发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作用,辐射带动本校本地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提升。从保障底线看,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守住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底线,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

第二,用“2021”这根“指针”定位开局之年发展方向。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全省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加快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开启“十四五”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喜迎建党100周年。

一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条主线”。首先,紧扣理论学习高质量这个基础。创办“贵州教育大讲堂”,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研究,准确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核心要义,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第二,紧扣党建工作高质量这个保障。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实施迎接建党100周年“百年行动”,扎实开展“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健全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内涵和抓手,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落实。第三,紧扣立德树人高质量这个根本。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探索建立“三全育人”新模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抓好体育、美育文件精神的落实,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创新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家庭教育,研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第四,紧扣教育教学高质量这个目标。积极发展公办园,多渠道大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实施公办强校计划,持续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扩大优质公办义务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示范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创新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六双”发展路径(坚持“双高”引领、探索“双元”模式、统筹“双轮”联动、强化“双创”改革、创新“双进”机制、深化“双融”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产业就业更加紧密衔接。实施高校提升行动,深化部省合建,做强贵州大学,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民族地区教育。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希望工程升级版,助力乡村教师提升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高。健全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经费投入体制机制,确保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要实现普及水平、结构调整、综合改革“三个突破”。一是普及水平要实现突破。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新增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100个;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推进工程,启动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2个以上,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合理优化均衡配置,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力度,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普惠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结构调整要实现突破。科学统筹优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布局结构,不断促进教育资源布局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因校施策与整体规划相结合,深入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各安其位,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科学、技术、产业对人才所需能力的不同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应产业结构优化教育结构,使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不同层面上错位互补。三是深化改革要实现突破。以破“五唯”为导向,以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为抓手,扎实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系统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覆盖全省的义务教育评估监测工作。深入推进教师队伍综合评价改革,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增强中小学教师队伍活力。统筹办好“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各项活动,加强高校涉外研究中心和基地建设,推进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完善“留学贵州国际推广服务平台”建设。

三要强化规划先驱、治理制度、创新动能、乡村振兴、稳定兜底“五项保障”。一是强化规划先驱保障。全力做好“十四五”教育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印发《贵州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十四五”教育发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制定规划分工方案,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组织编制并实施《贵州省“十四五”院校设置规划》,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完成转设。二是强化治理制度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统筹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和贯彻实施。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法学院校和法学专业类教学改革发展。深化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开展互聘。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政策体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三是强化创新动能保障。大力实施“高等教育学科突进行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跨学科、跨高校、跨企(所)联合模式,着力开展关键核心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国际合作研究与创新示范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四是强化乡村振兴保障。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防止反弹联保联控的机制,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政策,持续全覆盖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强力推进“一码贵州·校农结合”大数据平台建设,持续推动增加购买量、提升采购占比幅度,全省学校食堂采购贵州农产品占比达85%以上。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启动实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振兴乡村教育。五是强化稳定兜底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推动应对“疫后综合征”各项具体工作落实落地。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守住学校主阵地。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切实防范学生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强化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强化顶层设计、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管理、强化专项整治、强化信息报送,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夯实学校安全防范基础建设,确保完成3个100%。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加强宣传队伍和平台建设,强化舆情引导和管控。

四要抓好百年行动、治理整顿、评价改革、五个管理、扩容建设、强师工程、能力跃升、作风建设“八个重点”。一是抓好百年行动。深入实施迎接建党100周年“百年行动”大学习、大调研、大服务,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史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筑牢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思想根基。二是抓好治理整顿。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治理的重点是整治错误言论、唯利是图、学科类培训、师德失范、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治理的原则是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严格治理,综合运用法治、行政等办法,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教案、收费管理、营销方式、教师资质等全方位提出要求。治理的力量要注重统筹,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明确市场监管、民政、发改、财政、公安等部门的责任,共同发力,力争取得重大突破。要坚持眼睛向内抓治理,切实解决好学校内、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三是抓好评价改革。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着力破除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确立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地方政府负责人培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改革学校评价,着力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教师评价,着力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倾向,确立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履行育人职责,上好每一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改革学生评价,着力破除分数至上、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改革用人评价,着力破除用人标准单一、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建立健全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四是抓好五个管理。这五个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抓作业管理。对各学段作业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抓睡眠管理。把家庭和学校的边界划出来,研究学校的发力方式,提出学校怎么配合家长的具体方式。要监测考核,总的要求是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抓手机管理。坚持疏堵结合、对症下药,直面差异、分类管理,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学生应急通话需求。要把学校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片静土,还学校安静的读书氛围。抓读物管理。把阅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参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等,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的成长书单,并鼓励教师多将经典引入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素材,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抓体质管理。将健康的体质作为学校管理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是抓好扩容建设。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所、义务教育学校300所、普通高中学校80所,创建优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500所,新增5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中职在校生规模达55万人,打造10个覆盖全产业链、辐射区域产业发展的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6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180个,国家级一流课程达到21门。力争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家,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家,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六是抓好强师工程。制定印发“强师工程”方案,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效能提升、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专业服务体系六个方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建设一支规模、结构、能力能够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21年遴选省级教学名师100人,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20人,技术技能名师20人。七是抓好能力跃升。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导高校高起点布局支撑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打好服务能力跃升攻坚战,推动教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八是抓好作风建设。把落实一线规则作为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的重要途径,深入到群众具体实践中去,深入到群众的创造性工作中去,与群众建立有温度的、实实在在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汲取智慧、解决问题、推动落实。

会议现场

同志们,贵州今天的辉煌,必然得益于昨日之贵州教育;贵州明天的精彩,必将托付于今日之贵州教育。作为贵州教育人,必须抱定“教育兴,贵州兴;教育强,贵州强”职责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从自身站立的地方,创造贵州教育更多的美好和辉煌。以坚定的信念和脚步上下求索,虽然道路崎岖,行路却不孤独。站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时刻,全省教育系统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强化大局意识、系统观念、担当精神、底线思维、落实能力。要永远铭记“来时路”之艰难,强化“脚下路”之责任,坚定“未来路”之梦想,以坚实的脚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贵州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 稿件来源:贵州教育发布 ◆
编辑:肖翰霖 | 编审:李玮 崔林林 | 签发:肖  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1-17 05:12 , Processed in 1.7484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